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在学习中深化认识,在实践中提升境界,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在实践中淬炼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2024年10月15日一早,北京春苗慈善基金会和北京春苗儿童救护服务交流中心的党员组织两个团队成员共31人,来到春苗十三年前救助的先心患儿小英浩家,开展“摘苹果送温暖”党团建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走进乡村患儿家庭,让春苗团队在实践中有切身感受和深度思考,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在未来开展工作。
01病情不能再拖,与春苗结缘
2009年8月,小英浩出生在北京市密云新城镇的一个村里。他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一家靠种玉米和苹果过日子。还没满月,英浩妈妈发现他哭泣的时候嘴唇发紫,有些异常,于是满月后,英浩妈妈带着他到医院做检查,经检查,小英浩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单心室右室型,肺动脉瓣狭窄)、脊膜膨出。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孩子也比较小,一直拖着没有手术。
直到2011年6月,小英浩将近2岁,手术不能再拖了。经人介绍,英浩妈妈求助到春苗,春苗评估后,符合救助条件,医务社工立即协助联系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附属八一儿童医院,英浩病情比较复杂,需要2-3期手术,在春苗的资助下,于2011年6月、12月,分别完成了第一期心脏手术和脊膜膨出手术。
崔澜馨下班后到医院看望英浩
02摘了13年的苹果
2011年12月16日傍晚,秘书长崔澜馨和往常一样下班后去看望英浩,但她发现英浩妈妈情绪不对,引导、追问下才知道,住院这几个月,家里苹果邻居帮忙收了,但是眼看入冬了,收回来的苹果卖不出去,再过两天冻了就更卖不出了,这可是一家人一年的主要收入来源!
秘书长崔澜馨安慰英浩妈妈帮想办法,回到家后一直想着妈妈的无奈,又给妈妈打电话了解苹果怎么卖,编辑好文案。2011年12月17日凌晨1点多,在自己的微博上发了“团购苹果”的消息。凌晨3点,已经预定出去了30箱。早上9点到办公室查看,150箱全部销售一空。除了北京还有很多远在深圳、上海、杭州等地的爱心人士加入进来,因为没办法送达只能婉拒远处的爱心人士,也收到部分爱心人士的捐赠。
崔澜馨发出“团购苹果”微博截图
通过这件事情,春苗秘书长崔澜馨和医务社工一起总结:我们能做的工作不仅仅是给予患儿提供医疗资金和寻找医疗资源,帮助患儿家庭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对这个家庭恢复生活和重建生活信心同样重要。同时,很多春苗的志愿者和捐赠人提出明年可以去英浩家帮忙摘苹果。
2012年10月,春苗医务社工联系了英浩妈妈,了解到爸爸生病住院,家里确实人手不足。10月14日,春苗组织16名志愿者去英浩家帮忙摘苹果和卖苹果。那一年苹果丰收,崔澜馨和志愿者们一起在微博上把430箱苹果都卖掉了。自2012年至今,已持续13年的时间,每年春苗的志愿者们自行组织去摘苹果、卖苹果。来自不同行业的志愿者伙伴们,用行动去温暖这个家庭。
2012年志愿者们摘苹果合照
03爱的循环与延续
英浩一家很有爱,从2012年开始,每年年底妈妈都会带着英浩来春苗办公室看看大家,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进行捐赠,希望帮助和浩浩一样的孩子,多的时候有1000元。
2024年8月8日,英浩15岁生日那天,他加了秘书长崔澜馨的微信,希望每年生日都捐赠500元,帮助更多和他一样的孩子重获健康。
04小英浩,我们来啦
上午9点,春苗团队到达英浩家,并给英浩家送去米、面、油、牛奶等慰问品。当大家看到英浩的第一眼,感慨时间过得真快,时间就像上紧了发条,现在的英浩,瘦瘦高高的,很精神。
春苗伙伴与英浩(右一)
春苗团队到达果林后,有序地分成了两个大组。摘苹果时,每个小伙伴都非常认真。
摘完苹果后,伙伴们承担起了分苹果、套保护袋、称重、装袋和装箱的工作,接力完成苹果的包装。
春苗伙伴正在包装苹果
收完苹果后,在英浩家,春苗伙伴给英浩和其家人颁发了荣誉证书。英浩一家从春苗的受助人,到了现在成为春苗捐赠人,授予春苗“爱心家庭”荣誉称号。英浩自己今年也给春苗捐赠了一份爱心,授予春苗“爱心小达人”荣誉称号。在拿到荣誉证书时,英浩和他的妈妈都非常开心,脸上洋溢着美好的笑容。
春苗秘书长崔澜馨与英浩一家合影
北京春苗慈善基金会党员张子玉分享:摘苹果时,我感受到英浩一家平时的劳动、生活,英浩告诉我们,怎么采摘、包装、装箱。这和我们平时服务家长的感受是不同的,在服务中家长更依赖我们,我们要帮助家庭申请基金渡过难关。活动中,我们感受到更多的是服务家庭本身的力量,这提醒了我在服务中要去探索挖掘服务家庭的力量,帮助家庭重新看到自己拥有的力量,走出困境,从而开始新的生活。
北京春苗儿童救护服务交流中心入党积极分子张秋雨分享:这是我第一次踏入苹果园,我看到了在硕果累累的背后,是英浩一家持续许久的辛苦劳作。英浩一家是无数个重症患儿家庭的缩影,我更深刻认识到了对于患病儿童及其家庭而言,全面的支持体系至关重要。除了直接的医疗援助和资金支持外,关注并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生活困难,是帮助他们重建生活、重拾信心不可或缺的一环。让我触动的是英浩一家从受助到捐赠人的身份转变,真正做到了爱的循环和延续。
北京春苗慈善基金会党员任瑞杰分享:这是我第一次去到患儿家里,我感受到他们生活里的坚韧和乐观。从2岁到15岁,英浩前后经历了三次手术,他努力地生活,会陪我们一起聊天,展示他的手工作品。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挂着他脸上大大的笑容,他们一家人让看到普通人在遇到重大困难后的乐观和坚韧,没有被生活打倒,而是积极地面对生活。究其一生,我们每个人都会和英浩一家一样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困难、挫折甚至磨难,遇到后如何应对、如何继续生活,英浩一家给了我们答案:活着,到生活中,到具体事物中,坚韧、乐观地活着。
北京春苗慈善基金会员工陈蕾分享:之前听过英浩的故事但从没见过,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小勇士加油站看到英浩用黏土做的手工,特别逼真、生动,甚至人物的的肌肉线条处理的都很细腻,身躯蜿蜒的祥龙身上的鳞片雕琢都很精细,活灵活现,一看就费了不少功夫。我产生了疑惑:英浩是常年和病情抗争的孩子,怎么能有耐心又细心做出这么精美的黏土作品?带着这份好奇跟随着春苗伙伴们走进了英浩的家。通过和英浩家人接触及秘书长前期的介绍,解答了我的疑惑。因为生病的原因,英浩的功课不是很理想。妈妈也因为这件事担心过、焦虑过,怀着对英浩的爱,妈妈减轻了对英浩成绩上的要求,发现了英浩手工方面的才华。在英浩和妈妈身边时,总是能听到妈妈坚定又温柔鼓励英浩的话。因为这样的鼓励和关爱,才让英浩有了其他特长的发展,让大家看到了他的另外一面。
北京春苗儿童救护服务交流中心党员闫京妹分享:这次的党团建让我有机会见到英浩和他的家人,他们一家人朴实、热情、乐观。通过对英浩一家的了解,让我觉得公益救助的意义非凡,短暂的困境救助只能助人一时,而帮助受助人建立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心理认知,才能使受助家庭走入一个正向的循环,保持家庭稳定的可持续性,这件事是比经济救助意义更大、难度更高的一件事,需要我们花费更多的时间、耐心,开拓思路,力所能及为受助家庭提供更优质的救助服务。
北京春苗儿童救护服务交流中心员工袁嘉慧分享:英浩跟春苗的缘分让我很动容。我在服务中也看到过很多不同的复杂先心家庭,通过英浩我也仿佛看到这样孩子成长中真实的侧面。作为一名医务社工,在未来的工作中,只有通过不断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为受益人及家庭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本次春苗党团建选择来英浩家摘苹果,希望更多新加入的春苗伙伴了解、接触英浩家救助服务过程,切身领悟春苗的救助理念,在实践中淬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春苗的救助从来不只是治病、救命,更聚焦于帮助受益人及家庭减轻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尽可能帮助他们恢复社会功能,当他们恢复社会功能后,身体力行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受助人转变为助人者,让爱循环起来!
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在学习中深化认识,在实践中提升境界,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在实践中淬炼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2024年10月15日一早,北京春苗慈善基金会和北京春苗儿童救护服务交流中心的党员组织两个团队成员共31人,来到春苗十三年前救助的先心患儿小英浩家,开展“摘苹果送温暖”党团建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走进乡村患儿家庭,让春苗团队在实践中有切身感受和深度思考,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在未来开展工作。
01病情不能再拖,与春苗结缘
2009年8月,小英浩出生在北京市密云新城镇的一个村里。他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一家靠种玉米和苹果过日子。还没满月,英浩妈妈发现他哭泣的时候嘴唇发紫,有些异常,于是满月后,英浩妈妈带着他到医院做检查,经检查,小英浩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单心室右室型,肺动脉瓣狭窄)、脊膜膨出。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孩子也比较小,一直拖着没有手术。
直到2011年6月,小英浩将近2岁,手术不能再拖了。经人介绍,英浩妈妈求助到春苗,春苗评估后,符合救助条件,医务社工立即协助联系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附属八一儿童医院,英浩病情比较复杂,需要2-3期手术,在春苗的资助下,于2011年6月、12月,分别完成了第一期心脏手术和脊膜膨出手术。
崔澜馨下班后到医院看望英浩
02摘了13年的苹果
2011年12月16日傍晚,秘书长崔澜馨和往常一样下班后去看望英浩,但她发现英浩妈妈情绪不对,引导、追问下才知道,住院这几个月,家里苹果邻居帮忙收了,但是眼看入冬了,收回来的苹果卖不出去,再过两天冻了就更卖不出了,这可是一家人一年的主要收入来源!
秘书长崔澜馨安慰英浩妈妈帮想办法,回到家后一直想着妈妈的无奈,又给妈妈打电话了解苹果怎么卖,编辑好文案。2011年12月17日凌晨1点多,在自己的微博上发了“团购苹果”的消息。凌晨3点,已经预定出去了30箱。早上9点到办公室查看,150箱全部销售一空。除了北京还有很多远在深圳、上海、杭州等地的爱心人士加入进来,因为没办法送达只能婉拒远处的爱心人士,也收到部分爱心人士的捐赠。
崔澜馨发出“团购苹果”微博截图
通过这件事情,春苗秘书长崔澜馨和医务社工一起总结:我们能做的工作不仅仅是给予患儿提供医疗资金和寻找医疗资源,帮助患儿家庭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对这个家庭恢复生活和重建生活信心同样重要。同时,很多春苗的志愿者和捐赠人提出明年可以去英浩家帮忙摘苹果。
2012年10月,春苗医务社工联系了英浩妈妈,了解到爸爸生病住院,家里确实人手不足。10月14日,春苗组织16名志愿者去英浩家帮忙摘苹果和卖苹果。那一年苹果丰收,崔澜馨和志愿者们一起在微博上把430箱苹果都卖掉了。自2012年至今,已持续13年的时间,每年春苗的志愿者们自行组织去摘苹果、卖苹果。来自不同行业的志愿者伙伴们,用行动去温暖这个家庭。
2012年志愿者们摘苹果合照
03爱的循环与延续
英浩一家很有爱,从2012年开始,每年年底妈妈都会带着英浩来春苗办公室看看大家,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进行捐赠,希望帮助和浩浩一样的孩子,多的时候有1000元。
2024年8月8日,英浩15岁生日那天,他加了秘书长崔澜馨的微信,希望每年生日都捐赠500元,帮助更多和他一样的孩子重获健康。
04小英浩,我们来啦
上午9点,春苗团队到达英浩家,并给英浩家送去米、面、油、牛奶等慰问品。当大家看到英浩的第一眼,感慨时间过得真快,时间就像上紧了发条,现在的英浩,瘦瘦高高的,很精神。
春苗伙伴与英浩(右一)
春苗团队到达果林后,有序地分成了两个大组。摘苹果时,每个小伙伴都非常认真。
摘完苹果后,伙伴们承担起了分苹果、套保护袋、称重、装袋和装箱的工作,接力完成苹果的包装。
春苗伙伴正在包装苹果
收完苹果后,在英浩家,春苗伙伴给英浩和其家人颁发了荣誉证书。英浩一家从春苗的受助人,到了现在成为春苗捐赠人,授予春苗“爱心家庭”荣誉称号。英浩自己今年也给春苗捐赠了一份爱心,授予春苗“爱心小达人”荣誉称号。在拿到荣誉证书时,英浩和他的妈妈都非常开心,脸上洋溢着美好的笑容。
春苗秘书长崔澜馨与英浩一家合影
北京春苗慈善基金会党员张子玉分享:摘苹果时,我感受到英浩一家平时的劳动、生活,英浩告诉我们,怎么采摘、包装、装箱。这和我们平时服务家长的感受是不同的,在服务中家长更依赖我们,我们要帮助家庭申请基金渡过难关。活动中,我们感受到更多的是服务家庭本身的力量,这提醒了我在服务中要去探索挖掘服务家庭的力量,帮助家庭重新看到自己拥有的力量,走出困境,从而开始新的生活。
北京春苗儿童救护服务交流中心入党积极分子张秋雨分享:这是我第一次踏入苹果园,我看到了在硕果累累的背后,是英浩一家持续许久的辛苦劳作。英浩一家是无数个重症患儿家庭的缩影,我更深刻认识到了对于患病儿童及其家庭而言,全面的支持体系至关重要。除了直接的医疗援助和资金支持外,关注并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生活困难,是帮助他们重建生活、重拾信心不可或缺的一环。让我触动的是英浩一家从受助到捐赠人的身份转变,真正做到了爱的循环和延续。
北京春苗慈善基金会党员任瑞杰分享:这是我第一次去到患儿家里,我感受到他们生活里的坚韧和乐观。从2岁到15岁,英浩前后经历了三次手术,他努力地生活,会陪我们一起聊天,展示他的手工作品。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挂着他脸上大大的笑容,他们一家人让看到普通人在遇到重大困难后的乐观和坚韧,没有被生活打倒,而是积极地面对生活。究其一生,我们每个人都会和英浩一家一样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困难、挫折甚至磨难,遇到后如何应对、如何继续生活,英浩一家给了我们答案:活着,到生活中,到具体事物中,坚韧、乐观地活着。
北京春苗慈善基金会员工陈蕾分享:之前听过英浩的故事但从没见过,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小勇士加油站看到英浩用黏土做的手工,特别逼真、生动,甚至人物的的肌肉线条处理的都很细腻,身躯蜿蜒的祥龙身上的鳞片雕琢都很精细,活灵活现,一看就费了不少功夫。我产生了疑惑:英浩是常年和病情抗争的孩子,怎么能有耐心又细心做出这么精美的黏土作品?带着这份好奇跟随着春苗伙伴们走进了英浩的家。通过和英浩家人接触及秘书长前期的介绍,解答了我的疑惑。因为生病的原因,英浩的功课不是很理想。妈妈也因为这件事担心过、焦虑过,怀着对英浩的爱,妈妈减轻了对英浩成绩上的要求,发现了英浩手工方面的才华。在英浩和妈妈身边时,总是能听到妈妈坚定又温柔鼓励英浩的话。因为这样的鼓励和关爱,才让英浩有了其他特长的发展,让大家看到了他的另外一面。
北京春苗儿童救护服务交流中心党员闫京妹分享:这次的党团建让我有机会见到英浩和他的家人,他们一家人朴实、热情、乐观。通过对英浩一家的了解,让我觉得公益救助的意义非凡,短暂的困境救助只能助人一时,而帮助受助人建立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心理认知,才能使受助家庭走入一个正向的循环,保持家庭稳定的可持续性,这件事是比经济救助意义更大、难度更高的一件事,需要我们花费更多的时间、耐心,开拓思路,力所能及为受助家庭提供更优质的救助服务。
北京春苗儿童救护服务交流中心员工袁嘉慧分享:英浩跟春苗的缘分让我很动容。我在服务中也看到过很多不同的复杂先心家庭,通过英浩我也仿佛看到这样孩子成长中真实的侧面。作为一名医务社工,在未来的工作中,只有通过不断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为受益人及家庭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本次春苗党团建选择来英浩家摘苹果,希望更多新加入的春苗伙伴了解、接触英浩家救助服务过程,切身领悟春苗的救助理念,在实践中淬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春苗的救助从来不只是治病、救命,更聚焦于帮助受益人及家庭减轻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尽可能帮助他们恢复社会功能,当他们恢复社会功能后,身体力行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受助人转变为助人者,让爱循环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