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助力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首届医疗慈善与医务社工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作者:北京春苗儿童救护服务交流中心      发布时间:2021-03-19      浏览量:2871919

助力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首届医疗慈善与医务社工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2871919次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但是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

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为了共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重大疾病家庭因病返贫致贫,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健康战略,提升患者福祉,在2021年3月16日世界社工日,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深圳市慈缘慈善基金会、北京同心圆慈善基金会、北京春苗慈善基金会联合主办的“首届医疗慈善与医务社工发展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1

Ubuntu(仁爱)

我因我们而存在

 

论坛定于世界社会工作日当天举办,旨为建立医务社工行业发声通道。这一天,全世界的社会工作者齐心协力,在全球传播我们的共同信息。 

2021年世界社会工作日强调Ubuntu(仁爱):我因我们而存在。这是《2020 - 2030年全球社会工作和社会发展议程》的第一个主题。“我因我们而存在”不仅是一个词语、概念和哲学口号,它与社会工作的观点相呼应,即所有人及其环境之间得相互联系,与本届论坛的发起初心,高度契合。

本届论坛邀请到来自政府行政职能部门、高校、医疗体系、国内外社会组织等多位嘉宾分享,每位嘉宾的分享都十分精彩,大家共同为中国的医疗慈善和医务社工发出声音和谏言献策。

本届论坛采用的是线下+线上直播的方式举办错过的小伙伴可以点击海报,观看回放哦。

 

2

 嘉宾观点

 

1

嘉宾开场致辞


 

2

嘉宾主旨发言

 

 

3

社会组织实务分享

 

4

医疗系统实务分享

5

特邀专家现场点评


 

编者按:

如今,医疗领域面对的众多挑战,例如:医疗资源短缺、医患矛盾激化、患者心理问题、次生伤害等,都不是传统医疗体系所能解决的。通过医疗慈善与医务社工服务,有效预防、减少、调节医疗纠纷,改善就医环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从而实现医学人文的健康发展。吸收来自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也将帮助这个行业更好地因地制宜寻求变化。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3月11日在北京闭幕。会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为人民群众带来了重大利好。医保不能异地报销,患者家庭常受困于垫付高额医药费、报销“跑断腿”等问题。李克强总理提出,今年将扩大门诊费用跨省直接报销范围。到明年年底前,每个县都将确定一个定点医疗机构,直接报销包括门诊费在内的医疗费用。

谋病人之福利,促医疗之高效,社会资源也需要产生更多的链接,从单纯贫困救助发展至帮助患者家庭重建社会功能。

 右一  刘正琛   右二  崔澜馨   左一  仇序   左二  李哲

 

此次论坛上,医疗慈善与医务社工协作组正式启动。希望在未来有更多致力于关注医疗慈善与医务社工领域的有识之士和相关单位加入到协作组,“我因我们而存在”,加强社会团结与全球联结。

期待在政府+高校+医疗机构+社会组织的共同关注下,协作组形成一股合力探索多元发展模式,推动医疗慈善与医务社工服务的协同发展,发现百姓的实际健康需求,提升医疗管理水平、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提升国人健康福祉,努力开创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新局面!

 

鸣谢

感谢本届论坛所有分享嘉宾

 

感谢本届论坛支持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公益研究中心 、

首都慈善联合会、

首都社会组织促进会、

健康中国50人论坛、

北京市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

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感谢本届论坛提供场地方:北京市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

感谢本届论坛特邀主持人:公益时报-张雪弢、武胜男

感谢论坛特邀摄影志愿者:冯多思老师

感谢所有为本届论坛付出的主办单位的全体公益小伙伴!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但是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

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为了共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重大疾病家庭因病返贫致贫,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健康战略,提升患者福祉,在2021年3月16日世界社工日,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深圳市慈缘慈善基金会、北京同心圆慈善基金会、北京春苗慈善基金会联合主办的“首届医疗慈善与医务社工发展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1

Ubuntu(仁爱)

我因我们而存在

 

论坛定于世界社会工作日当天举办,旨为建立医务社工行业发声通道。这一天,全世界的社会工作者齐心协力,在全球传播我们的共同信息。 

2021年世界社会工作日强调Ubuntu(仁爱):我因我们而存在。这是《2020 - 2030年全球社会工作和社会发展议程》的第一个主题。“我因我们而存在”不仅是一个词语、概念和哲学口号,它与社会工作的观点相呼应,即所有人及其环境之间得相互联系,与本届论坛的发起初心,高度契合。

本届论坛邀请到来自政府行政职能部门、高校、医疗体系、国内外社会组织等多位嘉宾分享,每位嘉宾的分享都十分精彩,大家共同为中国的医疗慈善和医务社工发出声音和谏言献策。

本届论坛采用的是线下+线上直播的方式举办错过的小伙伴可以点击海报,观看回放哦。

 

2

 嘉宾观点

 

1

嘉宾开场致辞


 

2

嘉宾主旨发言

 

 

3

社会组织实务分享

 

4

医疗系统实务分享

5

特邀专家现场点评


 

编者按:

如今,医疗领域面对的众多挑战,例如:医疗资源短缺、医患矛盾激化、患者心理问题、次生伤害等,都不是传统医疗体系所能解决的。通过医疗慈善与医务社工服务,有效预防、减少、调节医疗纠纷,改善就医环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从而实现医学人文的健康发展。吸收来自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也将帮助这个行业更好地因地制宜寻求变化。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3月11日在北京闭幕。会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为人民群众带来了重大利好。医保不能异地报销,患者家庭常受困于垫付高额医药费、报销“跑断腿”等问题。李克强总理提出,今年将扩大门诊费用跨省直接报销范围。到明年年底前,每个县都将确定一个定点医疗机构,直接报销包括门诊费在内的医疗费用。

谋病人之福利,促医疗之高效,社会资源也需要产生更多的链接,从单纯贫困救助发展至帮助患者家庭重建社会功能。

 右一  刘正琛   右二  崔澜馨   左一  仇序   左二  李哲

 

此次论坛上,医疗慈善与医务社工协作组正式启动。希望在未来有更多致力于关注医疗慈善与医务社工领域的有识之士和相关单位加入到协作组,“我因我们而存在”,加强社会团结与全球联结。

期待在政府+高校+医疗机构+社会组织的共同关注下,协作组形成一股合力探索多元发展模式,推动医疗慈善与医务社工服务的协同发展,发现百姓的实际健康需求,提升医疗管理水平、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提升国人健康福祉,努力开创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新局面!

 

鸣谢

感谢本届论坛所有分享嘉宾

 

感谢本届论坛支持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公益研究中心 、

首都慈善联合会、

首都社会组织促进会、

健康中国50人论坛、

北京市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

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感谢本届论坛提供场地方:北京市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

感谢本届论坛特邀主持人:公益时报-张雪弢、武胜男

感谢论坛特邀摄影志愿者:冯多思老师

感谢所有为本届论坛付出的主办单位的全体公益小伙伴!

 

 

发布日期:2021-03-19 作者:北京春苗儿童救护服务交流中心